各种问卷严重泄露个人信息怎么处理_各种问卷严重泄露个人信息

hacker|
242

如何评价当今时代信息泄露较为严重?

信息泄露对于互联网来说,似乎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近期轰动全网的学习通泄密事件到QQ被盗号,信息泄露似乎无处不在,我国网民深受其害。下面我来谈谈信息泄露的问题:

一、信息泄露的渠道

第三方平台泄露

电商平台、社交平台等软件非法搜集消费者个人信息。中国消费者协会的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八成的消费者表示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

邮件泄露

电子邮件是商务往来的重要沟通方式,然而信息化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下,电子邮件已成为企业数据泄露的根源之一,很多企业、机构已经意识到了“邮件危机”,但在防止邮件泄露方面仍然没有有效的防护措施。

电子邮件数据泄露的主要途径有两个:一是黑客入侵;二是企业数据管理不善,内部人员泄露。

二、信息泄露的危害

1、垃圾短信、骚扰电话、垃圾邮件等源源不断,影响日常生活;

2、信息被盗用。不法分子通过购买他人个人信息,复制他人身份证,在网上骗取银行信用,从银行办理信用卡,恶意透支消费。或者利用获取的他人信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损害合法人的正当权益。

3、进行诈骗。不法分子冒充亲朋、同学、公安等坑蒙拐骗,在一些人未识别或是未核实的情况下给予转账等,造成资金损失。

 三、信息泄露的预防措施

1、在正规的渠道下载软件。

2、关闭不合理的访问权限。凡是涉及到指纹和面部识别等信息的权限时,我们都需要谨慎处理。

3、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要在社交软件中,通过视频、照片、文字等形式暴露自己的家庭住址、单位地址、子女情况等信息。

总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个人的信息似乎越来越不是什么隐私,不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要提高警惕,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

泄露别人隐私是什么罪?

恶意泄露个人信息会导致个人的生活受到打扰、经济遭受损失,对于这些恶意泄露信息的人应该承担怎样的的法律责任呢?

泄露他人个人信息,需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人肉搜索”行为的认定,网站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等的认定进行了明确。新的司法解释明确,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等个人敏感信息五十条以上的,即构成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每一个公民应该保护好个人隐私,防止个人信息遭遇泄露:

1.选择可靠的平台。

2.不轻信外来信息,不主动透露个人信息。

3.网络上经常会碰到各种问卷调查、购物抽奖或申请免费试用等活动,这些活动一般都会要求网民填写详细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应该慎重参加网络调查、抽奖活动,不要贸然填写个人资料从而导致信息泄露。

4.妥善处理快递单,快递上一般都记录着姓名、住址和联系方式等,随手丢弃后在不经意间就可能泄露了自己的个人信息。除了快递单外,机票、车票上也印有购票者的姓名、身份证号等,应该妥善处理。

问卷调查涉及隐私

问卷调查涉及隐私

问卷调查涉及隐私,不管是街头调查还是网上调查,问卷中多多少少都会涉及到一些关于自己的隐私问题,我们是有权利拒绝回答的,那么哪些问题是是涉及到自己的隐私,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相关资料。

问卷调查涉及隐私1

调查问卷相信大家都有遇到过,所以如何巧妙应对问卷调查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是我们需要了解的知识。生活中,不少人都因为个人信息泄露而遭受过类似的“轰炸”,更有甚者不仅能获取你的电话号码,甚至能准确的报出你的姓名、身份证号或者家庭住址,让人不寒而栗。那么调查问卷中哪些项目会暴露个人隐私呢?

问卷中有关姓名、收入、联系方式、家庭住址、QQ号、恋爱经历、避孕措施等内容都会暴露个人隐私,应当受到法律保护。这些所谓的“市场问卷”之所以涉及个人信息,实际上是这些公司电话销售一种形式,有些市民在填完后会接到很多推销电话,不仅影响个人生活,有的甚至构成电话骚扰。

市场调查提供的数据和分析,已经成为政府部门、商家决策时的一个重要参考。在各类调查公司大范围进行调查的同时,部分政府部门和商家也会自行组织有针对性的调查,所以市民面对各种调查的现象也会越来越多。但面对调查,市民多少都会心存疑虑。

被调查者只能在接受调查时与调查员约定不能泄露自己的资料,但资料外泄的责任目前还很难追究。所以在面对调查时,市民还需注意辨别对方证件的真伪,以及在涉及个人信息的问题上注意是否与调查主题有关,拒绝涉及隐私的问题。

问卷调查涉及隐私2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愿让他人知道的个人生活的秘密,这个秘密在法律上称为隐私,如个人的'私生活、日记、照相薄、生活习惯、通信秘密、身体缺陷等。自己的秘密不愿让他人知道,是自己的权利。

不愿让他人知道自己的个人生活的秘密,中国公民依法享有不愿公开或不愿让他人(一定范围之外的人)知悉的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秘密,都属于个人隐私。

保护我们的个人隐私的方法有:要管理好含有自己隐私的物品;发现有人披露自己的个人隐私,要依法制止,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隐私权;我们还要尊重他人的隐私。

扩展资料:

侵犯隐私的行为有: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

网络诈骗个人信息泄露怎么办

一、网络个人信息泄露该怎么办

1、网络个人信息泄露的,要第一时间更换账号并保留好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报案的目的一来是保护自己的权益,二来也是可以备案。一旦有更多的人遇到和你类似的情况,就可以一起处理。这样不仅可以维护自己的隐私权,还可以避免更多的经济损失。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四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二、个人信息的泄露途径有哪些

1、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搜索个人信息,汇集成册,并按照一定的价格出售给需要购买的人;

2、旅馆住宿、保险公司投保、租赁公司、银行办证、电信、移动、联通、房地产、邮政部门等需要身份证件实名登记的部门、场所,个别人员利用登记的便利条件,泄露客户个人信息;

3、个别违规打字店、复印店利用复印、打字之便,将个人信息资料存档留底,装订成册,进行对外出售;

4、借各种“问卷调查”之名,窃取群众个人信息。警方介绍,他们宣称只要在“调查问卷表”上填写详细联系方式、收入情况、信用卡情况等内容,以及简单的“勾挑式”调查,就能获得不等奖次的奖品,以此诱使群众填写个人信息;

5、通过在抽奖券的正副页上填写姓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方式,泄露个人信息;

6、在购买电子产品、车辆等物品时,在一些非正规的商家填写非正规的“售后服务单”,从而被人利用了个人信息;

7、超市、商场通过向群众邮寄免费资料、申办会员卡时掌握到的群众信息,通过个别人向外泄露。

0条大神的评论

发表评论